煤科学量子化学计算课题组
 
首 页 课题组简介 人员组成 导师简介 研究动态 报告中心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团队生活 热点关注 承担项目 联系我们
 
 
Location:  首 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课题组邀请华东理工大学胡培君教授、龚学庆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 2018-01-16   阅读次数: []次  来源:煤科学量子化学课题组  请选择阅读字体:

2018年1月16日上午,应课题组王宝俊教授邀请,华东理工大学的培君教授和龚学庆教授在我校迎西校区科学楼二层报告厅作学术报告。报告由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量子化学课题组的王宝俊教授主持,煤化工研究所、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学院和物电学院多名师生参加了学术活动。

胡培君教授作了题为DFT calculations in heterogeneous catalysis报告。报告主要化学势动力学理论、非均相催化的复杂性以及电化学的双层模型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方法在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龚学庆教授作了题为《稀土二氧化铈催化材料“电子储存器”效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的报告。报告介绍了CeO2材料的氧储存性、电子的存储以及的局域性特殊电子结构以及CeO2在汽车尾气净化和烷基的氧化脱氢等方面的应用。

报告结束后,各位老师和同学就非均相催化反应中的模型构建、动力学问题、DFT计算细节问题等与两位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学术报告主讲人简介:

胡培君,博士,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1982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催化反应模拟和催化剂理论的研究工作,为非均相催化反应量子力学计算的实现和发展,特别是非均相催化反应微观基础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国际理论催化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文章200多篇,其中包括Nature 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5篇,J. Am. Chem. Soc. 15篇,Angew. Chem. Int. Ed. 7篇,Phys. Rev. Lett. 4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达7000多次,其中高被引论文(理论催化领域30年内引用次数前5%26篇,H因子为53,在国际同行中名列前茅。 

龚学庆,博士,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计算化学中心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0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获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The 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物理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200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多年来主要从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进行材料、表面科学以及催化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在Science、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Nature Com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3000次,H-index33。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2项,2014年入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15年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2017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热烈欢迎胡培君教授和龚学庆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胡培君教授作报告

龚学庆教授解答疑问

 

 

曹月婷 供稿

 
版权所有:太原理工大学  2003 晋ICP证020029号